生活態度

應酬交際中西有異

很多人都怕應酬,甚至討厭應酬,偏偏我樂此不倦。

昨夜參加【星島日報】45 週年慶祝會,場內四百嘉賓,很多都是社區內的舊朋友,平時各有各忙,難得聚首,當然高興。該晚活動其中一個環節是我為客戶設計和籌辦的,老實說,如果沒有多個媒體的通力合作和幾位好友的全力推動,活動是不會成功的。這一晚,我雖不是主人家,卻在場內四處飛,向朋友道謝和閒聊 catching up,談笑甚歡。你說我怎會不喜歡這樣的交際應酬呢?

「應酬」一詞常帶有貶意,百度的解釋更加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去做不想做,但又不得不做的事。為了自己的相關利益(如作生意、工作、職位),去一些自己不情願去的地方,做一些自己不情願做的事情,說一些自己不情願說的話,見一些自己不情願見的人。

Read More »應酬交際中西有異

是牆是路,視乎你的態度

我深信態度可以改變人生。曾經在這博客寫過多篇相關的文章:《改變態度以改變命運》、《改變態度續集》及《你問我…我在這裡答…》。早前看過左岸讀書的《一面是墙,一面是出路》,覺得很有參考價值。

在原文中,左岸特意在末端加上紅字「 PS:問題很客觀,答案很主觀,而且不一定有效,但可做引子!」我覺得回應也很客觀,只是每個環境情況不同,有時不一定合用,但重要的還是正確的態度。

1、 被錄取到很不如意的專業,心情糟得很,真是欲進無味,欲退無路啊。
左岸:人生的關鍵不在於拿了一副好牌,而在於打好一副壞牌。
梵婗:被錄取所選的專業,故然開心,但不代表成功。成功在於如何把命運給你的好好利用。

2、 我即將畢業,但基層的艱苦,學界的清貧,商界的智鬥,政壇的……我都不想去工作了。
左岸:一定要參加工作,如很順利,你會很幸福;如很坎坷,你將成為哲學家;而如果躲避,你將是nothing。
梵婗:No pain. No gain. 哪有不勞而獲的呢?怎可在未打仗前便投降?

3、 我很清高,看到許多人趣味低俗,心裡很氣憤,很孤獨。
左岸:如果你問一隻雄癩蛤蟆,美是什麼?它回答說,美就是它的雌癩蛤蟆。你想和它爭論一番嗎?
梵婗:人人口味不同,這樣世界才能平衡。清高不等於會孤獨和氣憤,如你有這問題,必須改善自己的圈子。

4、 我好思考,常想很多問題,有時甚至難以入眠。我很苦惱,但又不願意飽食終日無所有心。
左岸:一個人思慮過少,可能失去做人的尊嚴;一個人思慮過多, 就會失去做人的樂趣。
梵婗:多思考不應難入眠,多憂慮才會。不要自認思考家,其實只是個勞心者。

Read More »是牆是路,視乎你的態度

裸體有啥大不了?

對於裸露或者天體,人們總是又愛又怕,一方面覺得是只是身體而已,自然不過;但另一方面又怕裸露,覺得非常羞愧。一般而言,人們對別人的祼露會比較對自己的祼露接受。換言之,不介意看人,但就不想被人看。

對裸露的接受程度,相信很大部份源於成長社會的文化和家庭的教育。我小時候,曾經在日本住上一段時間,在賓館內看見其他孩子和爸媽一家祼體浸浴,但自己就只會和媽媽一起。我問,爸爸不是比姨姨 (爸爸同事的太太) 親嗎?為何我可以和姨姨一起浸浴,但不可以和爸爸一起浸?電視的孩子都是一家人浸的!

後來,我才明白爸爸雖親,但他是男的,以我家的觀念而言,他不可和我一起祼露。一直以來,爸爸和弟弟一起洗澡,而我卻從未看過爸爸的全祼,這不是爸爸偏心,是男女有別。難怪媽媽總是抗拒帶我到男女共用的衛生間 (當年日本很流行)。

因為沒有看過爸爸身體,小時也缺乏性教育,所以第一次看見成年男人的重要部位時,對方居然是個暴體狂。這個當然把我這黃毛丫頭嚇個半死。現在回想起來,真不知好哭還是好笑。

現在身為人母,當然不想女兒重蹈覆轍,但發覺自己的「開放思想」比我媽媽「進步」不了多少。雖然我會比媽媽更接受人家裸露,自己也不介意在某場合上祼露,但就不能接受女兒看見祼露的男人,更不願女兒的身體被男人看見。那怎辦呢?唯有讓她們看人工的男人身體吧。

Read More »裸體有啥大不了?

職業乞丐的成功故事

網上流傳一個電郵「乞丐的故事」,一位在中國的職業乞丐,解釋他賺錢之道和成功策略。姑勿論其出處的真偽,看其分析,的確有些道理。

我拎著剛買的Levi’s 從茂業出來,站在門口等一個朋友。 一個職業乞丐發現了我,非常專業的、徑直的停在我面前。 這一停,於是就有了後面這個讓我深感震撼的故事,就像上了一堂生動的市場調查案例課。為了忠實於這個乞丐的原意,我憑記憶盡量重複他原來的話。

「先生……行行好,給點吧。」我一時無聊便在口袋裡找出一個硬幣扔給他並同他攀談起來。

乞丐很健談。「……我只在華強北一帶乞討,你知道嗎?我一掃眼就見到你。在茂業買 Levi’s ,一定捨得花錢……」

「哦?你懂的蠻多嘛!」我很驚訝。

做乞丐,也要用科學的方法。」 他說。

我一愣,饒有興趣地問「什麼科學的方法?」

Read More »職業乞丐的成功故事

多元化的和諧社會

朋友辭職,一大伙同事與她一起到酒吧歡樂時光。我看看身邊這幫多元化人,感到出奇的和諧。

主角是一名法國、西班牙的混血兒,在美國打混多年,現在嫁雞隨雞,要搬到愛爾蘭與未婚夫組織家庭。看著她,覺得世界很細小,國與國之間的邊界似乎被模糊了,身處之地就只是「地球村」。

來歡送的人數有廿來卅人,總算一下他們的特徵:

膚色:白、黑、啡、黃
性別:男、女、異性戀、同性戀
年齡:80後、70後、60後、50後
婚姻:未婚、同居、訂婚、已婚、離婚、喪偶
孩子:沒孩子、有孩子、有孫子
職位:下至普通小職員,上至部門主管 Chief Executives

Read More »多元化的和諧社會

家是什麼?

日前觀看記錄片 “A Family Is A Family Is A Family: A Rosie O’Donnell Celebration“。影片的主角全都是小孩子,透過他們的說話,我們學習從單純的眼光去為「家」重新定義。

成人們都以為小孩無知,明白的不多。但片中孩子的訪問,令我們知道其實孩子要比我們更清楚明白何為「家」,因為他們比我們更會用心地去感受,而且 no agenda 沒機心,只懂去愛。

在很多人心目中,一個和諧的家就是(一個爸爸 + 一個同族裔的媽媽 + 孩子)。可是,在近年社會多方面的衝擊下,類似這樣的傳統家庭竟然變成少數,大部份的家都是這樣的:Read More »家是什麼?

廿一年前的今天

廿一年前的今天是個永生難忘的日子,我既非學者,也不懂時事評論,不會寫紀念文章,只在 TwitterFacebook 上留言。讓我在這裡記下作個紀錄。

廿一年前,他剛出生;
今天他正式成人了,將要背負上更多的社會責任。

廿一年前,她剛醒來;
今天她還在爭扎著,曙光還未現,還要多少年頭?

看到很多舊視頻,其中1989 群星的《歷史的傷口》歌詞感動了我。

Read More »廿一年前的今天

查理‧舒爾茲的哲學

網上流傳一電郵名為 “The Charlie Schulz Philosophy“,即查理‧舒爾茲的哲學。舒爾茲是「花生漫畫」的作者,世界著名卡通人物 Snoopy 史諾比的「父親」。電郵內容很有意思,雖未能確定是否出自舒爾茲,也絕對值得分享。
(為方便中文網友,我草草加上翻譯,不完善地方請見諒。)

You don’t have to actually answer the questions. Just ponder on them. Read the e-mail straight through, and you’ll get the point.

  1. Name the five wealthiest people in the world.
  2. Name the last five Heisman Trophy winners.
  3. Name the last five winners of the Miss America pageant.
  4. Name ten people who have won the Nobel or Pulitzer Prize.
  5. Name the last half dozen Academy Award winners for best actor and actress.
  6. Name the last decade’s worth of World Series winners.
你不需真正回答以下問題,只要想一想便可以。看畢這電郵,你便會明白箇中意思。

  1. 列出五名世界首富。
  2. 列出海斯曼獎杯最近的五名得主。(註:Heisman Trophy 乃美国欖球——又稱美式足球——的最高榮譽)
  3. 列出最近五年的美國小姐選美優勝者。
  4. 列出十名曾贏得諾貝爾或普利策獎的得主。
  5. 列出近期六位奧斯卡最佳男演員或女演員得主。
  6. 列出這十年世界棒球大賽優勝者的身價。(註:World Series 是美國職業棒球年度的大賽,等同美式足球的世界盃 Superbowl)
How did you do? The point is…

none of us remember the headliners of yesterday.
There are no second-rate achievers.
They are the best in their fields.
But the applause dies…
Awards tarnish…
Achievements are forgotten.
Accolades and certificates are buried with their owners.

你覺得這些問題如何?想引出的重點是:

沒有人記得昨天的頭條新聞。
沒有人理會亞軍的成績。
這些人都是在他們行內最好的,
但掌聲會過去…
獎項會被玷污…
成績會被遺忘。
榮譽和證書也只會隨著他們的主人被埋葬。

Read More »查理‧舒爾茲的哲學

富士康新聞後感

富士康員工猝死,網上議論紛紛,我刻意不跟進新聞,但還是不自覺地聽到很多。未敢分析問題,只是想到一句英文諺語:

Do we work to live or live to work?
到底我們工作是為了生存,還是生存是為了工作?

世上有條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人不多,一般人還是要工作,只是輕重不同,性質不一。主婦的工作就是打理家庭大小事務,孩子的工作就是成長和學習,最基本的工作當然就是所謂的「打工」和「做生意」。

我們工作是為了要生存,賺錢買生活所需,包括衣食住行等。生命除了工作以外,應該還有很多,包括我們的家人、朋友、興趣、理想等。就是這些生活的種種推動著我們,讓我們能享受人生的樂趣。

Read More »富士康新聞後感

請不要因環境而戒掉理想

看畢流沙者的一篇博文《留點時間給自己談理想》後,心血來潮,寫了幾句留言:
What are we without dream? What are we without hope? Dream shows me direction. Hope gives me strength.

流沙者在文中引用一個故事:

兩個母親分別問她們的小孩:「你長大後想當什麼?」一個孩子回答:「我想當理髮師。」另一個則回答:「我要當科學家。」如果這是在中國,第一個孩子會被罵「沒出息」,第二個孩子會被表揚「真有出息。」

Read More »請不要因環境而戒掉理想

看電影追風箏者後感

今天看過電影 The Kite Runner 追風箏者,故事感人,編寫演釋也好,片中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對白。其實我很久前當電影剛上畫時都買了該同名小說,寫得真的好,極力推薦。

故事中,兒子指父親喝酒是罪(宗教上)。父親辯稱:

“There is only one sin, only one. And that is theft. Every other sin is a variation of theft… When you kill a man, you steal a life. You steal his wife’s right to a husband, rob his children of a father. When you tell a lie, you steal someone’s right to the truth. When you cheat, you steal the right to fairness… There is no act more wretched than stealing.”

Read More »看電影追風箏者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