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金句

哈利波特展覽精彩

羅琳 J. K. Rowling 的魔法小說《哈利波特 Harry Potter》風靡全球,被譯成六十多種語言,賣出超過四億本。很多大人小孩為故事中的人特地點著迷,同名電影更是票房大賣。我的大女兒也是粉絲之一。

今回到加拿大多倫多,剛巧是安省科學館 (Ontario Science Centre)的《哈利波特展覽 Harry Potter: The Exhibition》最後一個星期展出。女兒看到高速公路上的廣告後,尖叫一聲,雙眼發光,彷彿見到寶藏似的。我見這情況,又怎能不帶她們去看展覽呢?

Read More »哈利波特展覽精彩

恐懼不一定是壞東西

恐懼,從來都不受歡迎,但卻是人生的一部份。如何能夠把恐懼轉為正面的推動力,就是成長的基礎,也是成功的關鍵。

表面上,恐懼 (fear) 是一個負面的東西,很多時候更是人生的絆腳石。

The greatest barrier to success is the fear of failure.” — Sven Goran Eriksson
成功的最大障礙是害怕失敗。

恐懼奪去自信和理想。

You block your dream when you allow your fear to grow bigger than your faith.” — Mary Manin Morrissey
當你讓恐懼增長,使其大於你的信心時,你的夢想就被堵塞了。

因此,若要成功,便不應存有過多的憂慮。

In order to succeed, your desire for success should be greater than your fear of failure.” — Bill Cosby
你對成功的渴求必須高於你對失敗的害怕,方可成功。

很多時候,恐懼焦慮只是一個因為存在太多的問題和未知數。

Read More »恐懼不一定是壞東西

是牆是路,視乎你的態度2

我深信態度可以改變人生。曾經在這博客寫過多篇相關的文章:《改變態度以改變命運》、《改變態度續集》及《你問我…我在這裡答…》。早前看過左岸讀書的《一面是墙,一面是出路》,覺得很有參考價值。此為前文《是牆是路,視乎你的態度》的下半部,希望此兩篇文章可以為基於種種原因,對事物心灰意冷的網友帶來一點啟發參考。

31、 世界變化太快了,e-mail,e-business,e-love……我來自農村,電腦水平很低,心裡很惶恐,將來會不會跟不上社會,被e掉?
左岸:無論e什麼,e都只是定語,主詞仍然是mail,business,love……
梵婗:e 科技只是一個平台,左岸說得對。要學也不難,不必怕。

32、遠離家鄉和親人,感到很孤單, 怎樣交朋友?
左岸:交朋友的首要方法是自己要夠朋友。
梵婗:自我開放,真誠交往,總會找到朋友。

33、剛開始時,我們宿舍同學關係很好,我很開心。現在漸漸淡下來,各忙各的,不再有那種家的氛圍,我很失望。
左岸:剛孵出不久時,小雞、小鴨長得差不多,都當作同夥,在一起長大。後來老鴨要下水,請你安慰一下難過的大雞。
梵婗:人生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追求。大多數的朋友都只是人生一個階段的伙伴,一起同行,絕少數可以成為一生的知己,這個是現實。應該興幸曾一起渡過一關或多關,共勉而不求共行。

34、害怕與人爭論,害怕人心叵測,不敢敞開心扉與人交往,但又感到孤單,如何是好?
左岸:水嘗無華,相盪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發靈光。
梵婗:害怕有機會與人爭論,還是害怕必定的孤單?兩者那個較多?

35、我與男朋友相戀兩年,可謂海誓山盟。但最近他不再對我關懷備至,而是常藉口有事,不來陪我。我很擔憂,如果他厭倦了我,我該怎麼辦?
左岸:如果能在心裡對他說:“我盼望與你在一起,但沒有你的時候,我也能過得好。”你肯定會更有魅力。
梵婗:你要他對你關懷備至,多來陪你。那他要你呢?是否溫柔體恤,獨立自強?

Read More »是牆是路,視乎你的態度2

殘而不廢 活得精彩

「看不到,為什麼要去冒險?沒有腳,為什麼要讓別人知道?聽不到,為什麼要站上舞台?殘障人士的生活已經比一般人不方便,為什麼要給自己找難題?四肢健全的宅男宅女大有人在,五體不滿足的殘障者卻拿圍棋一段、登上日本富士山,還要站上舞台、到各國表演。這群殘障者是挑戰自我的勇者,藉舞台表演消除世俗眼光對殘障者的偏見,證明自己的能力可以超越一般人,舞出自我,也激勵他人。」

以上是記者江智慧在《殘而不廢.舞得感人》一文的引題。殘障人士在生活上的困難程度,除因殘障程度外,主要視乎當事人的心態和環境的配合。

澳洲天生沒有四肢的力克 NickVujicic 的勵志視頻 “Life Without Limbs” 在網上非常廣傳,相信很多網民都看過他精彩的生活。力克雖身體殘缺,但他熱愛生命,對所擁有的感恩,對欠乏的克服,沒有自卑或埋怨,反而積極面對生活,甚至鼓勵他人,以自己為榜樣,叫人對自我永不放棄。

Read More »殘而不廢 活得精彩

捐贈三千煩惱絲

慈善捐贈從來不限金錢,時間精神更可貴,能夠捐出多餘物資或體內可再生的,也是不錯的。體內可再生的,除了是血液外,還有的是頭髮。最近我們一家捐贈了多條「馬尾」,幫助癌病兒童重拾自信。

Read More »捐贈三千煩惱絲

應酬交際中西有異

很多人都怕應酬,甚至討厭應酬,偏偏我樂此不倦。

昨夜參加【星島日報】45 週年慶祝會,場內四百嘉賓,很多都是社區內的舊朋友,平時各有各忙,難得聚首,當然高興。該晚活動其中一個環節是我為客戶設計和籌辦的,老實說,如果沒有多個媒體的通力合作和幾位好友的全力推動,活動是不會成功的。這一晚,我雖不是主人家,卻在場內四處飛,向朋友道謝和閒聊 catching up,談笑甚歡。你說我怎會不喜歡這樣的交際應酬呢?

「應酬」一詞常帶有貶意,百度的解釋更加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去做不想做,但又不得不做的事。為了自己的相關利益(如作生意、工作、職位),去一些自己不情願去的地方,做一些自己不情願做的事情,說一些自己不情願說的話,見一些自己不情願見的人。

Read More »應酬交際中西有異

不要 iPad 要書本

我一家幾口可算是愛書之人,每個月都會到圖書館和書局逛,一踏入書屋中,就會廢寢忘食,樂而忘返。每個月無論多忍手,家中的書也總會多了十來本;每年都會捐出和棄掉一兩箱書。

近日身邊好友都說要買 iPad 給孩子,重點推介其兒童電子書庫。我這個廿四孝媽媽,當然也得跑去看看 —— OK,老實一點,還是自己貪新鮮,加上女人愛購物的本性,強烈地渴望擁有一部 iPad,但又不好意思再給自己添新玩具,就只好說是買給女兒,感覺會好一點。

女兒一進蘋果店,就自動自覺熟練地找電腦上網,好不客氣。她們對放在近門口的一桌 iPad,一點興趣也沒有,直至我叫她們試試看。她們邊玩,邊為 iPad 給予以下的評價。當然,她們的評語都是英語的,我在此翻譯一下。


Read More »不要 iPad 要書本

是牆是路,視乎你的態度

我深信態度可以改變人生。曾經在這博客寫過多篇相關的文章:《改變態度以改變命運》、《改變態度續集》及《你問我…我在這裡答…》。早前看過左岸讀書的《一面是墙,一面是出路》,覺得很有參考價值。

在原文中,左岸特意在末端加上紅字「 PS:問題很客觀,答案很主觀,而且不一定有效,但可做引子!」我覺得回應也很客觀,只是每個環境情況不同,有時不一定合用,但重要的還是正確的態度。

1、 被錄取到很不如意的專業,心情糟得很,真是欲進無味,欲退無路啊。
左岸:人生的關鍵不在於拿了一副好牌,而在於打好一副壞牌。
梵婗:被錄取所選的專業,故然開心,但不代表成功。成功在於如何把命運給你的好好利用。

2、 我即將畢業,但基層的艱苦,學界的清貧,商界的智鬥,政壇的……我都不想去工作了。
左岸:一定要參加工作,如很順利,你會很幸福;如很坎坷,你將成為哲學家;而如果躲避,你將是nothing。
梵婗:No pain. No gain. 哪有不勞而獲的呢?怎可在未打仗前便投降?

3、 我很清高,看到許多人趣味低俗,心裡很氣憤,很孤獨。
左岸:如果你問一隻雄癩蛤蟆,美是什麼?它回答說,美就是它的雌癩蛤蟆。你想和它爭論一番嗎?
梵婗:人人口味不同,這樣世界才能平衡。清高不等於會孤獨和氣憤,如你有這問題,必須改善自己的圈子。

4、 我好思考,常想很多問題,有時甚至難以入眠。我很苦惱,但又不願意飽食終日無所有心。
左岸:一個人思慮過少,可能失去做人的尊嚴;一個人思慮過多, 就會失去做人的樂趣。
梵婗:多思考不應難入眠,多憂慮才會。不要自認思考家,其實只是個勞心者。

Read More »是牆是路,視乎你的態度

裸體有啥大不了?

對於裸露或者天體,人們總是又愛又怕,一方面覺得是只是身體而已,自然不過;但另一方面又怕裸露,覺得非常羞愧。一般而言,人們對別人的祼露會比較對自己的祼露接受。換言之,不介意看人,但就不想被人看。

對裸露的接受程度,相信很大部份源於成長社會的文化和家庭的教育。我小時候,曾經在日本住上一段時間,在賓館內看見其他孩子和爸媽一家祼體浸浴,但自己就只會和媽媽一起。我問,爸爸不是比姨姨 (爸爸同事的太太) 親嗎?為何我可以和姨姨一起浸浴,但不可以和爸爸一起浸?電視的孩子都是一家人浸的!

後來,我才明白爸爸雖親,但他是男的,以我家的觀念而言,他不可和我一起祼露。一直以來,爸爸和弟弟一起洗澡,而我卻從未看過爸爸的全祼,這不是爸爸偏心,是男女有別。難怪媽媽總是抗拒帶我到男女共用的衛生間 (當年日本很流行)。

因為沒有看過爸爸身體,小時也缺乏性教育,所以第一次看見成年男人的重要部位時,對方居然是個暴體狂。這個當然把我這黃毛丫頭嚇個半死。現在回想起來,真不知好哭還是好笑。

現在身為人母,當然不想女兒重蹈覆轍,但發覺自己的「開放思想」比我媽媽「進步」不了多少。雖然我會比媽媽更接受人家裸露,自己也不介意在某場合上祼露,但就不能接受女兒看見祼露的男人,更不願女兒的身體被男人看見。那怎辦呢?唯有讓她們看人工的男人身體吧。

Read More »裸體有啥大不了?

畢加索專題畫展

紐約大都市藝術博物館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簡稱 Met) 歷史悠久,業界甚有權威,也是遊客必經之地。這個夏天,Met 首次為著名大師畢加索 Pablo Picasso 設專題畫展。故勿論為何現在才第一次為他設展,總之展覽吸引了大批訪者,包括我和女兒。

在專題畫展入口處,掛有警告通知,表示部份作品含有裸體和不雅動作,請家長注意。作為藝術館常客,女兒們早已習慣看人體裸露畫像,我也沒有特別介心——直至看到這張《Erotic Scene》(或稱 La Douleur),立時叫女兒把視線轉移。女兒還小,我暫時不想解釋畫中人物在做甚麼。

Read More »畢加索專題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