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中國孩子理想之別

剛才在大女兒的功課筆記上看到她抄寫一首詩篇 “Dreams 夢”。真巧!我早兩天也在博客上寫過 MLK 的 “I Have A Dream 我有一個夢”

DREAMS

Hold fast to dreams.
For, if dreams die,
Life is a broken-winged bird
That cannot fly.

Hold fast to dreams.
For, when dreams go,
Life is a barren field,
Frozen with snow.

by Langston Hughes

夢想

快抓緊夢想。
因為——若夢想死去,
生命就變成一隻折翼的雀鳥,
不能飛翅。

快捉緊夢想。
因為——當夢想遠去,
生活就變成一個荒蕪的曠野,
冰凍封雪。

.

大女兒才九歲,我真懷疑她會否真正明白詩中字面以外的意思。姑且勿論這點,我只是想到美國和中國孩子對夢想的培養,非常不同。

美國的文化教育和中國的有異。美國推崇機會平等,每個孩子都要有遠大的理想,並要有自信,好好打穩知識技術基礎,爭取所有機會,挑戰自我,向目標奮鬥。只要你有信心做到,你就可以做到 (If you believe you can, you will.) 。中國文化主張安份守己,腳踏實地,尊師重道,聽教聽話,要勤奮努力,一步步地向上爬。亦要有自知之明,謙卑地緊守自己的崗位。

換句話說,美國教育要孩子把夢想放得高高的,然後由得他們在失敗中,或是磨練毅力去堅持,或是學習自我修正目標。而中國人自少就是要聽從大人安排,不准反抗或反問,孩子最大的挫敗感可能就是未能走自己喜歡的路。

兩個制度,各有各好,亦各有問題,孩子不宜在任何一方的極端。我相信家長的責任,就是要製造一個平衡的環境。我家在紐約,孩子在美國學校接受教育,我在家當然就要把守「踏實」這一關,要她們有自信得來謙虛。如果我孩子在香港諗書,我想我會不停鼓勵她們 dream big ,不要懷疑自己。

合適的平衡位從來就不易找 (It is never easy to find the right balance.),各位家長,加油!

.

53 thoughts on “美國和中國孩子理想之別”

  1. 我今天抢了个沙发 男的啊 我今天看一个叫做sodao的美女时钟的女孩梦想是一辈子有肉吃 其他的还有很多类似的能赚好多钱什么的 不过也有些人的梦想是希望很开心 家人健康之类的

  2. 还记得8、9岁的时候家人问我理想是啥,我说长大了我要做历史学家,他们听了直摇头。

      1. 影姐这四个问题不好回答啊,答完可以写篇作文了。

        小时候我爱静,更喜欢看书而不是出去调皮捣蛋,能自动自觉静下心下来看书。我的启蒙书籍基本都是些历史故事书籍、四大名著连环画之类的,看得多了,很早我就对历史非常有兴趣,。当时我家里也没帮我报啥兴趣班,爱干啥干啥,对于历史的兴趣,自然而然就形成了。那时候家里也是随便一问,之所以不支持,估计跟生活的艰难有关,那是“搞原子弹的比不上卖茶叶蛋”的年代,大人们羡慕的的,都是下海经商,升官发财一类的人,再不济也得回答想做个科学家、律师这类的标准答案吧。谁愿意自己的孩子以后去当搞什么历史,钻故纸堆的老学究啊?不过小孩子嘛,回答这种问题都是很随性的,对什么感兴趣就回答什么,只是那时候我恰好对历史感兴趣吧。
        那时候的我分不清理想、兴趣、职业的区别,我这理想并不坚定,只是小孩子心性罢了。我本来就兴趣广泛,后来理想也好、兴趣也好,转移了,也不是意外的事情。

        我在初中的时候,学科多了,见世面广了,感兴趣的也就不局限于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这些都非常的感兴趣。高中分科目的时候,就得考虑前途问题了。那时候我已经记不起来当年的那个想当历史学家的理想了,高三的时候,绝大部分人会有理想吗?估计以前所向往的都扔掉了吧,唯一的理想,无非也是考个好的大学,出来好稳食罢了,这也是为啥大陆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都很迷惘,因为根本没有想过考上大学以后的事情。我中学时代那些旁门左道的科目,历史、地理、生物等都学得不错,分科的时候拿不定主意,最后还是选了报考门路最宽的物理。其实我高考即使再考多一门历史,应该还是问题不大,我没选。毕竟历史科目选择面太窄了,除非以后在高校混,做研究,否则基本是死路一条。读啥专业,关系到以后的工作好不好找,这辈子能否过得好,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单纯靠理想,能吃饱饭吗?

        我高考考得不好,结果被扔到了文科的外贸专业。其实我理科生,学这个不难,只是不大感兴趣而已,进了大学,人如果没有目标,也就一个混字而已。我花在学习上的精力不多,但是我很高兴在大学的图书馆能找到一片天地,我又拾起了当年对历史的浓厚兴趣。大学规定每个月最多借五本书,那我就五本五本的借,或者直接在图书馆消磨时间。历史,这个小时候的理想虽然已经逐渐离我远去,不过值得高兴的是我对它的兴趣并没有减弱,我中学时代看书基本是看,想得不多。大学时代看书却能多少看出哪个地方好哪个地方不好,也能够举一反三,有自己的一套观点,不再人云亦云,也经常跟喜欢历史时政的同学彻夜长谈相关问题。
        当时正是网络兴起的时代,当时学校的bbs历史版非常热闹,我经常在里边灌水,也是里边的风云人物。当时有个混迹历史版师兄是读商务英语的,他对历史很感兴趣,毕业论文也是全英文的关于某些历史词汇起源的讨论。后来他考研,到了别校的历史系,当了大学教师,走了我小时候曾想过的那条路。当时他曾梭摆我去考研,我说我并不想走这条路。虽然我看了很多历史书,也有兴趣,可是我却不想走这条路了。我觉得搞研究,混故纸堆相当的没意思,那叫回避现实;当时的家庭条件也不允许我走这条路,我早就抱定主意,毕业后找份工作挣钱要紧。

        毕业后我也没到哪里去,回老家找了份跑腿的工作,每天的无非是跑跑码头,跟来往停靠的商船打交道,日子虽然无聊,不过却能在一个地方遇见世界各地的人,也算长了见识。有时候碰到韩国人,可以跟他们炒炒历史遗留问题;碰到印度人,谈谈甘地、尼赫鲁和中印战争;碰到希腊人,那就聊聊希腊神话吧。庸庸碌碌地混日子,泯然众人矣。

        我对历史的兴趣很深,一直到现在,我书柜里历史书也占一大半,经常读。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定兴衰。”读的历史多了,很多东西都能看得开,也想得明白,人也会比较理性。按照我以往的性格,总得是个愤青吧,可惜不是,也是读历史多了,看问题会稍为看得深一点而已。我工作之余,还是会看历史方面的书籍,只是不再那么宽泛而漫无目的,相反会看些更为深入、更为细分一点的历史专著吧。
        我的整个青少年时期,很多的知识是通过读史学来的,我并没有成为历史学家,我的理想并没有成为现实。
        我父母当年虽然对我的所谓理想直摇头,不过他们并没有设定啥条条框框要我如何如何,只是偶尔在我感到迷惘的时候,稍为提点一下,指指路吧。
        我并不对今时今日的自己感到失望,没有太大的遗憾,我只是走进了社会,混迹于三教九流之中,偶尔喝多两杯了,再和酒席上的应酬客们谈谈那咸丰年间的事情罢了。

  3. I have four books for you “Love and Logic,” “Successful Chil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Developing Child,” and “Philosophical Baby.” These are written by child and adolescent experts. I am not a parent and I plan not to be become a parent. I am interested in how person develop from birth to death.

  4.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没那么遭。父辈人是50-60的人,他们会有对孩子未来的一个规划,多数人希望孩子能有一个类似公务员一样稳定的工作,不要东奔西走的。
    理想的培养主要还是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的,自我的思想决定了又什么样的理想。
    但是我发现中国的学生有一个公共的特点,理想就像内裤,每一个人都有,但是大家都不愿意拿出来show一下。
    最大的冲突就在于理想和父母的希望不吻合的时候,这也是我现在面对的问题。

    1. 不願意說出來,是怕與現實有衝突吧。
      每一個父母都會對孩子有自己編織的理想,我從沒有告訴孩子我想她們長大做甚麼,我不想我的想法左右了她們的想法。
      華人孩子自小學習要聽話,我不想她們因為想做個好孩子而走上我的夢想之路,她們應該行自己夢想之路。
      我明白你的感受,同情。

  5. 我承认,差别真的很大,这还真是有历史渊源的,而且每个国家的国家环境不一样也是有关系的,美国用选举选总统,而中国则是内定。

  6. 中国教育扼杀了孩子最好的创造能力,扼杀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人云亦云,没有创新的民族是可悲的,看看那些教授都去到处搞论文造假,教授到如此,而其他人呢?

  7. 雖然生長在馬來西亞,我卻非常同意你的說法。家長一定要懂得如何拿捏,學校的老師也同時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像我在念書的時候,家人覺得在演藝圈發展純粹只是個遙遠的夢想,可是追求理想的過程中,我很幸運地遇到很多一直給我很多支持與鼓勵的師長,幫助我相信夢想。現在能夠在電視圈發展,心依然在感激中…

  8. 思想,根深蒂固.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
    做人,做事要稳.
    我们的终极就是,
    当大官,赚大钱.
    但是我觉得也不能都归罪于中国的传统思想.可能正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思想,造成了中国落后这个实事.但是我们不能否定中国教育的优点.
    就像千年前的中国,如果有一天中国成为世界最强,我们那时候会怎么看待我们的教育呢?
    我觉得,路还是要自己走的,现在教育学习西方,但是学的四不像.

    1. 错,中国从来没有学西方。

      中国人每每在沿着固有的轨迹堕落到“恶的新的一个台阶“之后,才不得不勉为其难的从西方抓点儿西药来治病,稍有起色,立马停药并继续堕落下去。

      ——这种不停抓药、停药的过程,不叫学习西方。

    2. 中國傳統思想固然有其特色,作為現代人,應盡量吸取東西智慧,取其平衡。美國軍科要讀孫子兵法,中國也學習自然科學,彼此學習,不會四不像的。

      1. 我觉得,我在学校.只知道,如何考试,如何作弊.
        考大学,考好大学.
        那个专业,出来好找工作.

        我的中学,学习很少为兴趣服务.更别说钻研了.高考那个不是题海?那个学生真正喜欢物理化?
        大学,我学会如何放纵,如何混学分.
        必修选逃,选修避逃.虽然说有些夸张.但这就是很多人的切实想法.在我们眼里,大学依然是个混文凭的地方.而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大学放松.
        而现在更多的研究生也不是为了“研究”二字而研究的吧.
        不就是工作难找么?

        我觉得,网瘾.的根本原因就是教育.电视上说网络如何不好.
        网络是个中性的东西,如何运用看自己,小朋友网瘾太深,不从如何教育子女找问题.而都归咎与网络.我觉得中国教育没救了.

        西方,我们现在的学习体制,从西方演变而来.我没感到自由,没对任何一个学科感到过兴趣.中学时候.
        东方,号称文明古国.学的只是几篇文言文,听着诗人的几句牢骚.老师说诗人当时什么感情,你就不能说不,否则,嘿嘿这题0分.
        东方,我没找到,如师如父的感觉.我知道东方文化是博大精深,不是我能体会到的.
        但是,在学习中,我真的没体会到东方文化如何博大.我学的只是诗人的牢骚,无限的背,无限的翻译古文,无限的默写.无限的在高考默写中拿到满分.之后…我再也没读过古文.

        这就是 四不像,我什么都没感觉到,光感觉到杯具了。

      2. 姐姐,这样的教育能教育出什么理想啊.
        我们老师生气的时候,数到我们的时候,都跟我们说,你们现在这德行,往后怎么在社会混啊.
        我的理想就是找份我喜欢的工作尽可能的赚钱.娶媳妇当大款.
        当官是没戏了.

        1. 我明白你的意思,知道你和我所接觸的網民一樣不滿國內的教育,我亦同意它是悲劇。
          你可能覺得國內現代的教育是引進西方的,但依我所見,似乎只是有同一體制 (小學、中學、中學、研究院),內容和神韻並沒有抄過來,也許這就是問題之一。

  9. 我一朋友的女儿发烧生病了,读小学四年级。
    这几天恰好是期末考试。
    他母亲让她不用去考试了。
    可她说:老师说了,生病比考试重要。
    我再想,到底是身体重要还是学习重要?
    我个人觉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10. 好文!
    我是来美之后才真正体会到何谓“职业无贵贱“,这个跟从小不同成长环境养成的价值观有关,拿我身边的人举例,我的一大群表哥表姐,有的是十几岁来的移民,有的是ABC, BBC, 相比之下十几岁来的移民的职业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往会计师,IT…这些收入比较高或者比较稳定的职业来发展。而那些从小在美国土生土长的表哥表姐们则是兴趣各异,职业五花八门,有专门教残障儿童的幼儿老师,有家庭主妇,有空姐空少,也有抛弃了高薪工程师职业跑去当面包师的。以前没有和他们生活接触过听听他们的职业觉得简直不可思议,但是现在慢慢在这边生活的久了也开始真的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无论哪一种职业,无论收入多少,重要的是要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理想到底是什么,不管理想能否实现,至少也要努力过,然后少一些攀比,多做一点有意义的事。
    个人认为中美两种文化教育各有各的好处,BUT IT IS TRUE IT’S NEVER EASY TO FIND THE RIGHT BALANCE. :)

  11. 万法自然,遵守最基本的自然规律,不破坏它,保持自身以及社会的良性循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才是自古以来中国文化的最精髓之处,但是恰恰在中国明知此理的人却还做着违背常理的事情,不守规矩(这是一种逆向思维方式:因为他们知道有人在守规矩)获取暴利,往往会遭到恶报。而美国人的观点也有缺点,光顾着鼓励孩子i can,i do,i will了,却没让他们懂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道理。

  12. 大陸的教育不是這樣的,我們80後出生的一代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理想非常宏大,實際執行力卻很差,而整個環境又不包容失敗,因此受到打擊而失衡和迷茫的情況很普遍。。。

  13. 中国不重视孩子的梦想可以这么说,有多少孩子的梦想已经被现实抹杀了,一个没有梦想的人他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我觉得美国的教育好很多,应该要有自信,用于探索创新,而不是按照别人设计的路来走。还是要说一句,中国的教育很失败,以后有能力也要移民美国

Leave a Reply to wenbinzhou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