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語句

孩子應該跟誰姓?

「子隨父姓」是華人的傳統觀念,但近年隨著女性經濟條件獨立,「子承母姓」日趨增多;尤其在中國的獨生子女的年代,男女開始為孩子的姓氏歸屬展開爭奪,姓氏命名的傳統習俗遭到挑戰。而在美國,情況有點相似,但又很不同

搜狐網曾經發起「獨一代現狀下你如何看待子女隨父姓的傳統觀念」辯論,參予評論者高逹6.5萬人,其中約5萬人認為,子隨父姓是天經地義。子隨父姓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華人向來重視香火觀念,並認定男人肩負傳宗接代的重任,必須讓下一代將自己的姓氏流傳下去。很多男人認為若孩子跟妻子姓,便關係到個人面子和尊嚴。

但也有不少男女理解和接受「子承母姓」這理念。其中很多都認為姓名只是一個「記號」,孩子跟誰姓都一樣,成人不必太在意,社會世俗的眼光在這年代必須更加開明。我個人覺得只要孩子父母雙方意見一致,甚麼姓甚麼名都可以

西方在方面有更傳統和更開放的一面,我不是學者,也沒做調查研究,僅在此分享個人所見。

Read More »孩子應該跟誰姓?

親子烤曲奇餅

很多現代的教育家都推薦親子下廚,今天我和女兒也一起烤曲奇餅。

在生活未現代化前,烹煮是很大工程的,煮雞的話要先在後院殺雞放血拔毛,調味料也要下很多的功夫。家庭主婦絕對是一全職的工作,家庭大的話,真的需要兒女或佣人幫手。

現在我要煮雞的話,不論是到市場買的冷藏雞/冰鮮雞,還是撥電話到活宰場訂的活鮮雞,都是一洗就可以煮的了。至於調味醬油,超市內單是李錦記和淘大的調味品種已有幾十樣,實在太方便了。

Read More »親子烤曲奇餅

及時行樂還是延遲享受

到底人們應該及時行樂還是犠牲現在,努力建設未來的成就呢?我認為兩個極端也不是好東西,必須取得適當的平衡。

先看《志言堂》博客的節錄:

給小朋友一塊糖吃,並告訴他要是現在馬上就吃掉這塊糖,那麼你就只能得到這一塊糖,如果一個小時以後才吃掉這塊糖,就能再得到兩塊糖。這個故事來源於史丹佛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Walter Mischel 教授的棉花糖實驗 (Marshmallow Experiment),根據這個實驗有一本適合兒童的書《孩子,先別急著吃棉花糖》。幾歲的孩子也知道一塊換兩塊很划算,但是一個小時對於他們來說也相當漫長。

Read More »及時行樂還是延遲享受

多倫多美食團

華人紐約客 (Chinese New Yorker) 到多倫多 (Toronto, Ontario),很多都是為了美食。比起紐約,該地的亞洲餐 (中、日、韓、越、馬、泰)真的是色香味俱全,兼且價廉選擇多。

我每次到多倫多都會吃個不停,最忍不住口的,就是各餐廳的特色甜品 (dessert)。我愛甜品的程度是,可以甜品為主菜 (entrée / main course)。其實這是女人大忌,因為容易肥胖。曾經在 Facebook 上自我懺悔,各女性朋友紛紛安慰,說是同道中人。呵呵!

Read More »多倫多美食團

遊尼亞加拉大瀑布

加拿大安省 (Ontario, Canada) 和美國紐約州 (New York, United States) 接壤,我有老朋友居於安省的多倫多,每年都會北上小住,吃喝渡假。剛剛在那兒回來,將連日寫下部份旅遊片段,與大家分享。

每次去多倫多 (Toronto),都會在尼亞加拉大瀑布 (或稱尼加拉瓜瀑布 Niagara Falls) 停留一天,因為加國那邊的瀑布景點多,又有很多的娛樂設施,如機動遊戲、小型高爾夫球、4D 電影等,所以很理所當然地到那邊玩。今次忽然想看看美國這邊的環境,改道而行,果然有意外收穫。

Read More »遊尼亞加拉大瀑布

恐懼不一定是壞東西

恐懼,從來都不受歡迎,但卻是人生的一部份。如何能夠把恐懼轉為正面的推動力,就是成長的基礎,也是成功的關鍵。

表面上,恐懼 (fear) 是一個負面的東西,很多時候更是人生的絆腳石。

The greatest barrier to success is the fear of failure.” — Sven Goran Eriksson
成功的最大障礙是害怕失敗。

恐懼奪去自信和理想。

You block your dream when you allow your fear to grow bigger than your faith.” — Mary Manin Morrissey
當你讓恐懼增長,使其大於你的信心時,你的夢想就被堵塞了。

因此,若要成功,便不應存有過多的憂慮。

In order to succeed, your desire for success should be greater than your fear of failure.” — Bill Cosby
你對成功的渴求必須高於你對失敗的害怕,方可成功。

很多時候,恐懼焦慮只是一個因為存在太多的問題和未知數。

Read More »恐懼不一定是壞東西

裸體有啥大不了?

對於裸露或者天體,人們總是又愛又怕,一方面覺得是只是身體而已,自然不過;但另一方面又怕裸露,覺得非常羞愧。一般而言,人們對別人的祼露會比較對自己的祼露接受。換言之,不介意看人,但就不想被人看。

對裸露的接受程度,相信很大部份源於成長社會的文化和家庭的教育。我小時候,曾經在日本住上一段時間,在賓館內看見其他孩子和爸媽一家祼體浸浴,但自己就只會和媽媽一起。我問,爸爸不是比姨姨 (爸爸同事的太太) 親嗎?為何我可以和姨姨一起浸浴,但不可以和爸爸一起浸?電視的孩子都是一家人浸的!

後來,我才明白爸爸雖親,但他是男的,以我家的觀念而言,他不可和我一起祼露。一直以來,爸爸和弟弟一起洗澡,而我卻從未看過爸爸的全祼,這不是爸爸偏心,是男女有別。難怪媽媽總是抗拒帶我到男女共用的衛生間 (當年日本很流行)。

因為沒有看過爸爸身體,小時也缺乏性教育,所以第一次看見成年男人的重要部位時,對方居然是個暴體狂。這個當然把我這黃毛丫頭嚇個半死。現在回想起來,真不知好哭還是好笑。

現在身為人母,當然不想女兒重蹈覆轍,但發覺自己的「開放思想」比我媽媽「進步」不了多少。雖然我會比媽媽更接受人家裸露,自己也不介意在某場合上祼露,但就不能接受女兒看見祼露的男人,更不願女兒的身體被男人看見。那怎辦呢?唯有讓她們看人工的男人身體吧。

Read More »裸體有啥大不了?

畢加索專題畫展

紐約大都市藝術博物館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簡稱 Met) 歷史悠久,業界甚有權威,也是遊客必經之地。這個夏天,Met 首次為著名大師畢加索 Pablo Picasso 設專題畫展。故勿論為何現在才第一次為他設展,總之展覽吸引了大批訪者,包括我和女兒。

在專題畫展入口處,掛有警告通知,表示部份作品含有裸體和不雅動作,請家長注意。作為藝術館常客,女兒們早已習慣看人體裸露畫像,我也沒有特別介心——直至看到這張《Erotic Scene》(或稱 La Douleur),立時叫女兒把視線轉移。女兒還小,我暫時不想解釋畫中人物在做甚麼。

Read More »畢加索專題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