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大都市藝術博物館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簡稱 Met) 歷史悠久,業界甚有權威,也是遊客必經之地。這個夏天,Met 首次為著名大師畢加索 Pablo Picasso 設專題畫展。故勿論為何現在才第一次為他設展,總之展覽吸引了大批訪者,包括我和女兒。
在專題畫展入口處,掛有警告通知,表示部份作品含有裸體和不雅動作,請家長注意。作為藝術館常客,女兒們早已習慣看人體裸露畫像,我也沒有特別介心——直至看到這張《Erotic Scene》(或稱 La Douleur),立時叫女兒把視線轉移。女兒還小,我暫時不想解釋畫中人物在做甚麼。
另一副感到有點尷尬的,就是《Woman and Musketeer》。我給女兒的「旁述」就是:每個人都要保護自己身體,別人沒權觸摸。左面的這個是壞人,他會被送到監獄處。
場內有二百多件畢加索的作品,我比較喜歡他早期的《Woman in Profile》和《Woman in Green》,兩幅都是 1902 年的作品。
我覺得畢加索筆下的女人,就是別有一番味道,他對女人的洞悉和表達,甚有獨特的一面;早期寫實的《Woman in White》如是,後期抽象的《The Dreamer》也如事,我被深深吸引著。
各花有各眼,女兒也有她們的最愛,亦有其獨特原因。大女兒喜歡《Reading at a Table》,愛看書的她覺得畫中女孩似自己。二女兒喜歡《Woman in a Hat with Pompoms and a Printed Blouse》,她說因為她與畫中女孩同樣愛美,喜觀打扮。
畢加索的獨特抽象技術,女兒最初是不明白的,但看過《Portrait of a Women, after Lucas Cranach II》和原來圖象的比較,她們終於看懂了這樣多面觀的表達方式。
她們亦透過《Still Life with a Snack I & II》和《The Lance》,加深了解顏色運用的效果。
而我,就很高興看到大師早期的畫《Jardin de Paris》是作廣告之用的。都說藝術與廣告是分不開的 😉
“All children are artists. The problem is how to remain an artist once he grows up.” — Pablo Picasso
所有孩子都是藝術家。問題是如何在他們長大後,依然保持這個藝術家。“Are we to paint what’s on the face, what’s inside the face, or what’s behind it? ” — Pablo Picasso
我們要描繪的,是臉上的表面,臉內的深處,還是臉後的背後呢?“Art is the lie that enables us to realize the truth. ” — Pablo Picasso
藝術是讓我們明白現實真理的謊言。“I am always doing that which I cannot do, in order that I may learn how to do it.” — Pablo Picasso
我一直在做我不會做的,這樣我才可以學習。
.
画展可以拍照?
可能怕照,但不能用閃光燈。
坦诚相知,有些东西还真不必解释!
她們不問,我就不多言了。
被毒害了 😛
七情六欲,很正常
在成人的世界,的確很正常。
艺术,果然不是我能看得懂的东西
我也不甚了解,只是隨心地欣賞。
对画画没什么研究..不过毕加索还是听说过的!O(∩_∩)O~
要不甚研究的人都聽說過,就是有過人之處吧。
外国人多开明呐~~
中国总是在压抑着,却总是适得其反
壓得越甚,反彈越強。
毕卡索是指毕加索吧?
俺不大懂艺术 🙁
謝糾正,已更改。
虽然有时候我们会说引导孩子,但怎么说还是会让人有一种向往,所以这个时候我认为还是绕道教育的好!
呵呵!是乎情況和孩子的理解能力吧。
看看。 😆
歡迎來訪。
很喜欢!
很高興你喜歡。
小朋友真可爱~
絕大部分的孩子,定定不動的時候都是可愛的,呵呵!
在北京看过一次「达利」的艺术展和一次名为「从莫奈到毕加索」的画展,统统不许拍照。第二次想以场馆内的宣传海报为背景,拍照留念,做个见证,跟安保人员交涉了很就还是无果而终,有点可惜 😐
同情。不要太介懷,最緊要是有機會欣賞過。
是这个样子,看展览时候还是蛮过瘾的 🙂
哈,原来艺术是这么的美。
在不美的現實中,更加突顯其美麗。
说实话,毕加索……偶怎么也看不懂啊
藝術不是用來看明的,而是用來感受的。你若未能認同作品,那它就不是你的茶,找別的派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