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跌過才學精
最好的教訓,就是孩子自取的那種,比父母一萬句警戒責備更有效。
最好的教訓,就是孩子自取的那種,比父母一萬句警戒責備更有效。
【懂得適當時放棄才算長大】
【有限的資源與無限的興趣之間必須要平衡】
【舒適溫室不是好教室】
【互動才能培育聰敏孩子】
《虎媽的戰歌》在美國 軒然大波,該書能夠引發社會如此強烈的反應,作者蔡美兒 Amy Chua 打入今年時代雜誌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首百。梵婗借此討論中西對培養孩子的不同……
做父母本來就不容易,若孩子對某方面——藝術、體育、科技、文學——特別有興趣或潛質的,就更不容易。聽過很多家長為了子女的鋼琴學習節衣縮食,也有家長為孩子的溜冰事業而搬家離國,更有家長因兒女的騎術訓練而賣樓借貸,我自問做不到。
日本在很多方面都成功打入其他國家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一部份,如汽車家電等。而日本的漫畫,早於二三十年前便已深得香港青少年歡心,現時中國也有不少日漫迷。而在美國,日本漫畫亦漸漸打入主流了。
很多運動,久沒練習,也許會生疏,但是不會忘記的。學會了游泳、踏自行車、滑雪溜冰,就一生都會。可是,我卻因為一次車禍,「忘記」了如何溜冰。十幾年後,女兒才令我「恢復記憶」。
每年暑假都帶孩子到加拿大國家展覽會 (Candian National Expo, 簡稱 CNE 或 TheEx),展覽會節目一年比一年精彩豐富,值得推薦。
我深信態度可以改變人生。曾經在這博客寫過多篇相關的文章:《改變態度以改變命運》、《改變態度續集》及《你問我…我在這裡答…》。早前看過左岸讀書的《一面是墙,一面是出路》,覺得很有參考價值。此為前文《是牆是路,視乎你的態度》的下半部,希望此兩篇文章可以為基於種種原因,對事物心灰意冷的網友帶來一點啟發參考。
應酬就是 networking,建立人脈,加強溝通,增進關係,這有甚麼不好呢?台灣1111人力銀行吳睿穎曾說過:「空有知識,只能擔任技術性職務;要有常識,才能夠擔任高階職務」。他指出現代的職場競爭劇烈、講求團隊合作,形成一個現象:20歲靠體力賺錢,30歲靠專業賺錢,年過40就得靠人脈賺錢,因此人脈存摺相對非常重要。
我一家幾口都算是愛書之人,每個月都會到圖書館和書局逛,一踏入書屋中,就會廢寢忘食,樂而忘返。每個月無論多忍手,家中的書也總會多了十來本;每年都會捐出和棄掉一兩箱書。近日身邊好友都說要買 iPad 給孩子,重點推介其兒童電子書庫。我這個廿四孝媽媽,當然也得跑去看看……
三個女兒熱愛舞蹈,曾經學習芭蕾舞和現代舞,每個女兒的學習因由都各有一段故事,借此分享,希望給家長們一點啟發。